周秀良篆书唐.顾况《茶赋》

发布日期:2025-06-23 22:00    点击次数:193

顾况《茶赋》,以妙笔绘茶之神韵。其文述茶之源,自深山幽谷,沐雨露而生;赞茶之功,能涤烦虑,养清气。茶,于古人乃雅事,于今亦成文化瑰宝。今之茶文化,承古意而拓新境。茶馆林立,茶艺盛行,茶道传情,茶礼待客。茶,已超饮品之用,成社交纽带、心灵栖息之所。品茶,品的是生活雅趣,悟的是岁月静好。以小篆书之,更添古韵,让古文新意,于茶香中传承流芳。

图片

1.稷天地之不平兮,兰何为兮早秀,菊何为

图片

2.兮迟荣。皇天既孕此物兮,厚地复糅之而

图片

3.萌。惜下国之偏多,嗟上林之不至。如玳筵,

图片

4.展瑶席,凝藻思,间灵液,赐名臣,留上客,谷

图片

5.莺啭,泛浓华,漱芳津,出恒品,先众珍,君门

图片

6.九重,圣寿万春,此茶上达于天子也;滋饭

图片

7.蔬之精素,攻肉食之膻腻。发当暑之清吟,

图片

8.涤通宵之昏寐。杏树桃花之深洞,竹林草

图片

9.堂之古寺。乘槎海上来,飞赐云中至,此茶

图片

10.下被于幽人也。《雅》曰:“不知我者,谓我何求?”

图片

11.可怜翠涧阴,中有碧泉流。舒铁如金之鼎,

图片

12.越泥似玉之瓯。轻烟细沫霭然浮,爽气淡

图片

13.云风雨秋。梦里还钱,怀中赠橘。虽神妙而

图片

14.焉求。唐顾况茶赋周秀良篆于砚香斋

图片

顾况《茶赋》稷天地之不平兮,兰何为兮早秀,菊何为兮迟荣。皇天既孕此物兮,厚地复糅之而萌。惜下国之偏多,嗟上林之不至。如玳筵,展瑶席,凝藻思,间灵液,赐名臣,留上客,谷莺啭,泛浓华,漱芳津,出恒品,先众珍,君门九重,圣寿万春,此茶上达于天子也;滋饭蔬之精素,攻肉食之膻腻。发当暑之清吟,涤通宵之昏寐。杏树桃花之深洞,竹林草堂之古寺。乘槎海上来,飞赐云中至,此茶下被于幽人也。《雅》曰:“不知我者,谓我何求?”可怜翠涧阴,中有碧泉流。舒铁如金之鼎,越泥似玉之瓯。轻烟细沫霭然浮,爽气淡云风雨秋。梦里还钱,怀中赠橘。虽神妙而焉求。译文:叹天地之不公正啊,兰花为何早早就绽放得如此美丽,而菊花为何却是很晚才繁荣盛放?天地既然孕育了茶这种灵物,为何还要在大地上混杂却又(或厚此薄彼)择地而生呢?惋惜在偏远之地生长繁多,却没有来到长安上林苑。就像茶出现在奢华的宴席,展现在珍美的酒宴,凝聚做文章的才思,参与琼浆仙液之中,赏赐给有名的贤臣,挽留尊贵的客人。煎茶时犹如养育的黄莺婉转而鸣,漂浮着如稠密露珠般的华美光彩,饮咽下去犹如美妙的芳液,超越普通的诸多饮品。领先于各种美味,出现在深不可及的皇宫,祝贺皇帝的年寿和生日皆是万年绵长。这些都是茶进献通达于天子的地方。茶,促进饭菜精华的消化分解,消除肉食的膻腻。散发酷暑时的清爽;涤除连日带夜时的昏沉。茶,令人犹如身处于杏树桃花密布的深谷,或是茂林修竹包围的清幽古寺。茶,犹如从海上仙山乘着木筏而来,又犹如从云端搭乘佛家锡杖飞来。这就是茶眷顾着隐士或幽居之士的地方。《诗经·雅》中说道:“不理解我的人,问我在寻找追求什么呢?”应该爱惜翠绿的山谷虽然幽冷,里面却有清澈的泉水流淌。舒州铁制造的犹如赤金一般的茶鼎,越州泥制造的像是玉石一般的茶瓯。轻淡的烟雾就像是细薄茶沫弥漫漂浮,凉爽之气犹如风雨过后的白云飞翔的样子。至于《茶经》里记载的“梦里还钱”、“怀中赠橘”这两个典故那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美事,即使奇妙而变化莫测又何必去追求呢?

图片

附作品原件:【尺寸】680+46厘米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