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直肠病变特征(pit pattern分型、JNET分型、NICE分型)

发布日期:2024-07-14 09:16    点击次数:103

结合pit pattern分型、JNET分型及NICE分型等可有效判断病变的病理性质并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。

1. pit pattern分型

放大内镜可将病灶放大百倍,观察结直肠黏膜腺管开口,即隐窝形态。结直肠黏膜腺管开口分型,即pit pattern分型。通过实时观察到的pit pattern分型,可在不做活检的条件下判断病变的病理性质,对鉴别肿瘤性与非肿瘤性病变具有重要价值,并可对肿瘤的浸润深度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,为判断病变是否可行内镜治疗提供依据。

pit pattern分型分为5型,各型形态及临床意义如表2所示。

图片

2. JNET分型

是第1个通用的放大NBI结直肠肿瘤分类。因结肠肿瘤的NBI放大分类方式较多且繁杂,不便于广泛地临床应用及学术交流。2014年,日本NBI专家小组JNET提出了第1个统一的结直肠NBI放大分类——JNET分型。JNET分型根据表面结构及血管结构分为1型、2A型、2B型、3型(见表3)。

图片

1型常提示HP和SSL,2A型提示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,如管状腺瘤或管状绒毛腺瘤,2B型提示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黏膜下浅浸润癌,3型为黏膜下深浸润癌。1型、2A型和3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,而2B型的诊断效能则较弱。有研究提示,在临床应用中,2B型病变组织形态多样,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到深浸润癌不等。另有一项研究表明,在799例JNET 2B型病变中,最终病理结果显示297例(37%)病灶病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,340例(43%)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,67例(8%)为黏膜下浅层浸润癌,95例(12%)为黏膜下深层浸润癌。这些研究表明,JNET 2B型的诊断效能欠佳,影响对病灶性质的判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。近年来,有研究将JNET 2B型进一步进行分类,分为JNET 2B low型(不规则血管的分布和粗细程度较均一,腺管网络结构不规则,腺管边缘光滑,无破坏)及JNET 2B high型(不规则血管的分布及粗细程度不均一,腺管结构不规则或破坏)。结果显示,99%的JNET 2B low病变为低级别瘤变、高级别瘤变或黏膜下浅层浸润癌。相比之下,60%的JNET 2B high病变是黏膜下深层浸润癌。因此,对于术前评估为JNET 2B low的病例可考虑选择内镜下治疗,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决定下一步处理策略。

3. NICE分型

是不需要放大观察的结肠病变NBI分型,由日本、美国和欧洲的成员组成的国际合作小组,即结肠肿瘤NBI兴趣小组(Colon Tumor NBI Interest Group,CTNIG)在2009年提出。虽然放大观察可获得更详细的病变资料,但是研究表明,应用NICE分型对病变进行评估时,放大观察与非放大观察的检测效能无明显差异,也就是说,NICE分型可以不依赖放大内镜观察,因而更为简便实用,在放大内镜不普及的西方被广泛应用。

NICE分型是第1种不依赖放大观察的分型,其根据结肠病变的色泽、血管形态及腺管结构的不同对结肠病变进行分类。NICE分型将病变分为1型,2型及3型,1型代表HP,2型则对应腺瘤,包括黏膜下浅层浸润癌,3型则与黏膜下深层浸润癌对应。具体分型见表4。

图片

4. 特殊类型的pit形态

随着对结直肠病变的认识增加,内镜学者提出一些特殊类型的pit形态,主要包括:Ⅱ‑O、Ⅲ‑H、Ⅳ‑H、Ⅴi轻度不整(slightly irregular Ⅴi pit pattern,Ⅴi⁃L)、Ⅴi高度不整(highly irregular Ⅴi pit pattern,Ⅴi⁃H)等(表5),这些特殊类型的pit形态可以辅助预测病变的病理类型并指导治疗。

图片

在pit pattern Ⅱ型的基础上出现开口扩大,称为Ⅱ‑O型,SSL因其有黏液生成,导致腺管开口扩大,因此Ⅱ‑O型常提示SSL。在pit pattern分型基础上,藤井教授提出了边缘呈锯齿状、呈现蕨叶状外观或松塔形外观的Ⅲ‑H及Ⅳ‑H型腺管开口,常见于TSA。Pit pattern Ⅴi型进一步分为Ⅴi⁃L及Ⅴi⁃H两种亚型,Ⅴi⁃H的特点是存在腺管开口管腔狭小,边界不清,内腔不整等特点,多提示存在黏膜下深浸润。

参考文献:

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结直肠学组.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(2023,广州)[J].中华消化内镜杂志, 2023, 40(7): 505-520. 

DOI: 10.3760/cma.j.cn321463-20230607-00229.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